原州区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原州区人民法院->新闻中心->要闻图片
【七一特辑】法院“行走的思政课”:于六盘山麓,探寻红色法治基因的当代回响

            2025年71日,骄阳似火却难掩原州法院干警内心的炽热。一场以“忆初心、颂党恩”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学习实践活动在此启程,干警们从法院出发,踏上翻越六盘山西麓莲花沟、奔赴红军长征青石嘴战斗纪念碑广场的征程。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徒步,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一次对司法使命与革命精神深度融合的探寻。

徒步莲花沟:自然秘境中的历史回响

莲花沟,隐匿于六盘山西麓王套村境内,因沟坡上肆意绽放的马莲花而得名,全长十余公里宛如西北干旱带上的一颗生态明珠,是罕见的生态走廊,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精神高地。

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翻越六盘山时,在此短暂休整并精心部署青石嘴战斗。两位英勇的红军战士因伤长眠于此,他们的热血与忠诚永远融入了这片土地。如今,当法院干警们踏上这片土地,站在战士的墓碑前默哀时,仿佛能真切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们留下的温度。

徒步途中,干警们穿梭在郁郁葱葱的原始油松林中。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宛如历史的光斑在闪烁。脚下,溪流纵横的野荷谷中,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青石嘴战斗纪念碑:烽火岁月的精神丰碑

经过5小时的艰难徒步,队伍终于抵达了青石嘴战斗纪念碑广场。这座占地4800平方米的纪念碑,主体高19.35米,两侧翼高10米,碑名高7米,这些数字分别对应着战斗发生的日期——1935年10月7日,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历史的敬意。碑顶的红军战士骑马冲锋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生动再现了当年红军伏击国民党骑兵部队的英勇场景。

在纪念碑前,原州法院组织了庄严而神圣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干警们身着整齐的制服,胸前的党徽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他们面向党旗,神情肃穆,右手握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山谷间,与纪念碑上的浮雕形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誓言,不仅是对党的忠诚承诺,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纪念碑下的党课:司法实践中的精神传承

活动现场,党组书记、院长李全德向全体干警讲述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从四个方面充分阐述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党课最后他结合主题党日内容向全体党员强调:“六盘山的烽火与莲花沟的静谧,共同构成了革命精神的双重维度。我们要将红色基因融入司法实践,让法徽在党旗下更加闪耀。每一位法院干警都要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在当今社会,司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司法效率,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干警们的身上,为他们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踏上返程,山路依旧蜿蜒,但每个人的步伐都更加坚定。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一次身体力行的红色教育,更是一场司法使命的精神洗礼。

正如纪念碑上的铭文所写“长征永远在路上”对于法院人而言,守护公平正义的征程,亦如翻越六盘山,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他们将永葆初心,砥砺前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司法事业的新篇章。他们将把在这次活动中汲取的红色精神力量,转化为司法实践中的实际行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工作中去。(通讯员 谭冰


来源: 责任编辑:
☆ 原州区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原州区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原州区人民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原州区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原州区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原州区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