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员,他借了我5万,说半年还,现在快1年了都没动静,家里还等着用钱呢!”赵某紧紧攥着借条说道,语气里充满了焦虑。
2025年,被告马某因生意周转向原告赵某借款5万,双方约定半年后还款。然而借款到期后,马某因经营困难,经赵某多次催要,仍未能偿还。无奈之下赵某将马某诉至原州法院,希望马某能尽快还款。
经审查,双方对借款的事实无争议,可以通过先行调解为该案打通解纷的便捷通道。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原州法院第一时间为他们指派了特邀调解员处理本案。调解员向两位当事人了解到,马某目前资金紧张,一次性还清欠款确实存在困难。而赵某家中出现变故,确实急需一笔资金周转。
调解过程中,赵某态度坚决,要明确表示必须全额还款,马某则无奈表示只能分期偿还,双方僵持不下。眼看调解陷入僵局,调解员当即采用 “背对背”调解方法:一方面,向赵某说明马某的目前资金遇到瓶颈,判决可能面临期限较长,且可能引发马某抵触情绪,造成后续“执行难”的问题,希望其能考虑分期偿还;另一方面,向马某说明赵某是为了帮助他而进行借款,他应当积极还款,更不用说赵某现在确实遇到困境,希望马某能够考虑履行部分款项后再对剩余款项分期偿还。
最终,马某现场筹措了3万元向赵某交付,对于剩余2万元赵某也同意给予时间,由马某分期偿还。矛盾就此化解,二人长舒一口气,说说笑笑地一同走出了调解室……(通讯员 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