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土地又没少,凭啥告我们,他的地松软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站在自家的承包地上,王某对着法官嚷道。
原来,家住彭堡镇某村的蒋某与同村的王某承包地相邻,两块承包地中间以一条土质水渠为界。蒋某的地块高,王某的地块低,相差一米有余的落差。2023年王某在翻整自家承包地过程中用挖机将公用水渠一并给挖除,与相邻的蒋某土地南界之间没有了缓冲带,而两家土地上下有一米多落差,这直接导致蒋某南界土地松垮,加之今年雨水多,在不断冲刷下土地湿陷,导致蒋某土地南界无法机械耕种,且有重大安全隐患,双方多次沟通未果因此结怨。经过村集体、乡镇司法所和派出所组织调解,均无法妥善解决。蒋某一纸诉状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恢复原有地界并赔偿损失。
案件受理后,原州法院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带着书记员、法警勘验现场。王某辩称自家平整土地,挖的是公用水渠,没有占用蒋某的土地。承办法官一边勘验现场,一边联系村委会人员了解二人的土地原貌。现场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法官当机立断开启一场普法讲堂,引入相邻权法律规定,对被告的行为损害原告相邻合法利益一针见血的指出来。群众听的津津有味,谁是谁非大家一清二楚,不时有围观群众站出来给双方评理。王某听了法官的释法析理,自觉理亏,承诺在相邻土地边界处夯土修建护坡。但对于蒋某主张的财产损失不愿意赔偿。看到二人矛盾有调解希望,承办法官将双方请进城郊法庭,背对背对双方作思想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拉扯”,二人矛盾得以化解,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蒋某放弃主张的财产损失,王某愿意修理护坡。为防止在修理护坡过程中再起争执,承办法官又带着双方返回地界,现场划定护坡边界点和夯土要求,被告找来挖机在众人见证下将护坡修筑紧实。一场相邻权纠纷,经过法官的调解和及时跟进执行得以彻底化解。(通讯员:计永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