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中涉金融抵押类案件因抵押资产体量大、处置周期长、程序复杂等问题,成为制约金融风险化解和营商环境优化的难点。在破解“执行难”与“资产处置僵局”中,原州法院立足金融案件执行特点,制定三项执行措施局,以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手段提升金融债权兑现效率,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集约化流程,破解执行堵点。对涉抵押房产、土地、设备等设抵押金融案件数量多、标的额大、涉及面广的特点,2025年开年原州法院执行局金融团队,对新收设抵押金融案件进行集中梳理,分类管理。推行“集中评估+联合询价”模式降低时间成本,评估周期相比往年缩短40%。
专业化协同,提升处置效能。原州法院执行局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确保评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评估结果的快速确认。创新“议价前置”程序,引导金融机构与被执行人就抵押物议价达成共识,减少评估争议,助力金融机构与企业个人共同发展。
信息化赋能,扩大资产溢价空间。原州法院针对每个案件制定了详细的拍卖方案,采用视频全景展示,通过司法拍卖平台、辅拍机构、金融机构、地方媒体公众号等多渠道广泛宣传、精准推介,吸引了众多潜在买家的关注和参与,尽力提高抵押物的成交率和溢价率。
据统计,自集中处置设抵押金融案件活动开展以来,原州法院在近一个月内已启动对40余案件评估拍卖程序,涉案标的近1.1亿余元。
接下来,原州法院将继续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对具备经营价值的企业抵押资产,引入战略投资人提前介入盘活, 推动“僵局企业”重生,实现金融安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原州法院将持续以集约化、智能化手段破解金融案件执行难题,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通讯员 胡永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