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平均审理天数?”“怎样突破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指标劣势?”“聘用制人员队伍管理有什么好思路?”9月4日下午,原州法院会议室里来自宁夏高院、福建法院挂职干警及本院干警代表正在进行热烈的交流座谈。
这是宁夏高院组织开展的“深化闽宁法院干部交流协作,赋能薄弱法院建设”主题活动深入原州区法院的第一场活动。福建与宁夏,隔着山海,因为闽宁协作,紧紧相连。两地法院自然地亲切,原州法院领导和干警第一次和6名来宁挂职的福建法院干警见面,都不用几句寒暄,就直奔主题聊起了法院人的“家常”。
“我们是相对薄弱法院,确实在一些工作上还有短板不足,在一些办案理念方式上还不够与时俱进,这也正是我们要向福建法院各位骨干学习请教的地方。”原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全德首先向大家介绍本院“脱薄”进展情况。紧接着3名挂职干警分别发言,从初次到宁夏的感受,谈到在宁夏法院办案的体会,再到比较福建法院办案的不同;从宁夏的风土人情,谈到美食美景,再到闽宁山海情。挂职3月,时间不长,体会很深,干警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在随后的业务交流上,原州法院干警们纷纷抛出在民事、刑事、行政、执行以及党建队建工作中的问题疑惑,自治区高院、福建法院干警争先作答。他们讲故事、讲案例、讲数字、讲真情,积极分享经验,认真思辨论证,不遗余力“传经送宝”。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互鉴,进一步搭建起闽宁法院协作网络,拓宽了提升审判工作质效的创新思路,为改进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提供了新参照,为“脱薄争先”注入了新动能。
次日早晨,伴着蒙蒙细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福建法院挂职干警与自治区高院、原州法院党员干警代表联合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举办了“重走长征路 共续山海情”主题党日活动。
干警们首先列队重走了六盘山长征小道,深刻体验到当年红军跋涉的艰辛,体悟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豪情与坚定意志,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让红色记忆在现实体验中更加生动鲜活,使干警们对长征精神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随后,来到庄严肃穆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干警们驻足于一件件镌刻岁月痕迹的抗战文物、一幅幅定格历史瞬间的珍贵照片前,聆听讲解员生动讲述革命先辈反压迫、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历程。
六盘山被誉为胜利之山,雨后的山顶烟雾缭绕,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有干警表示:“回望峥嵘岁月、致敬革命前辈,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不仅使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更搭建了闽宁两地法院深化交流、互学互鉴、共谋发展的桥梁。闽宁两地法院人将以此次共建为新的起点,让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司法事业中绽放新的光芒。
在各类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来自高院刑事、行政、民事审判及执行、审判管理等各条战线的“智囊团”们,也纷纷带着宝贵的经验与智慧,下沉到原州法院的各个庭室部门,与一线干警们围坐一堂,将业务帮扶与经验交流的“精准度”和“靶向性”拉满。
在各个对口的业务“阵地”上,原州法院的干警们早已按捺不住求知的渴望。将日常工作中那些啃不动的“硬骨头”、流程管理中的“绊脚石”、质效提升上的“天花板”,以及面对新型、疑难案件时萦绕心头的“一团乱麻”和深度思考,一股脑儿地向这些经验丰富的“高师”们和盘托出。高院的业务骨干们,则毫无保留地敞开了“经验宝库”,秉持着“传经送宝、倾囊相授”的热忱,面对每一个抛出的问题,他们都结合自身“身经百战”的办案智慧、前沿的管理心得以及在各自领域取得的“独门秘籍”,进行庖丁解牛般的细致剖析与悉心指导。从法律适用的“精准拿捏”到庭审驾驭的“运筹帷幄”,从繁简分流机制的“精打细算”到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灵活玩转”,再到审判质效指标的“节节攀升”和审判管理的“精益求精”,他们手把手地教,点对点地拨,将一个个实用的“锦囊妙计”倾囊相授。
一场场“实打实、心贴心”的沉浸式业务对接,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原州法院干警都如同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充电赋能”,收获满满,直呼“解渴”!这股“及时雨”般的“实践宝典”,为原州法院进一步夯实业务根基、擦亮司法公信力的金字招牌,以及推动“脱薄争先”工作向更深邃的水域、更高远的山峰迈进,注入了澎湃动能。同时,这也让闽宁两地法院之间的协作之桥更加坚固,交流之网更加绵密,共同结出的硕果也愈发饱满甘甜!
(通讯员 祁伟、王关兵、蒙环环)